学者鞠躬致敬!李晓杰教授与《水经注图集》背后的故事
在今年的上海书展上,复旦大学的两位教授之间发生了一幕令人动容的瞬间。复旦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教授陈正宏,面对同校的李晓杰教授,郑重地鞠了一躬。这一行为不仅是对学术的尊重,更是对知识与智慧的深切敬意,展现了学者之间的惺惺相惜。
这一幕发生在“数字舆图重现九州”的新书分享会上,主角是李晓杰教授带领团队推出的《水经注图集》。提到《水经注》,我们不得不提及其在中国古代地理学中的地位。这本书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的巨作,系统记录了1252条河流及其沿线的人文地理,被誉为古代地理学的经典之作。其影响力之大,甚至在国际上也得到了认可,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称其为“地理学的广泛描述”。
李晓杰教授和他的团队,用现代科技为这一古老的经典注入了新的生命。他们通过GIS系统建立数字高程模型,精准对照古今河流,并运用3D建模技术复原古代水利工程。这一系列的创新研究,不仅使《水经注》的内容更为直观,也为古籍研究开辟了一条新路。
新书分享会上,李晓杰教授介绍了《水经注图集》的最新研究成果,尤其是首卷《水经注图集·汾涑渭洛卷》。这部作品不仅仅是对《水经注》的简单解读,更是将古今地理信息结合,形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地图,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古籍的深刻内涵。
在学者们的眼中,《水经注图集》是一项伟大的学术成就。上海师范大学古籍整理研究所的钟翀教授指出,这部图集是对中古时期自然和人文地理状况的系统整理,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。它不仅是对《水经注》的延续,更是对古代地理学的再创作与再利用。
此次分享会的氛围如同大学课堂,李晓杰教授用43页的PPT向大家展示了他的研究成果。最后一页简短而有力,只有一句话:“《水经注》研究在路上……”这不仅是对未来的展望,更是对古籍研究者们不懈努力的激励。
在知识的殿堂里,学者们以谦逊和敬意相待,正是这样的精神让我们对未来的学术研究充满期待。陈正宏教授的鞠躬,正是对李晓杰教授及其团队多年辛勤付出的认可与敬仰。学术的路上,彼此成就,才是最美的风景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